高端輕卡高速發展的主客觀動因
縱觀近二年在輕卡領域,各主流和原先的乘用車企業(東風鄭州日產)以及一汽與通用合資后商用車公同都已進入或擬準備進入高端輕卡市場,似乎有一種欲將低端輕卡甩給一些由原農用車升級而來的準輕卡車企,進而爭先恐后地進入中、高端輕卡領域分一杯羹。
盡管在中國市場上高端輕卡的年銷量還比較少,大約有10萬輛以下的需求空間,但相對于中、低端輕卡的微薄利潤來說,高端輕卡的較高利潤是其各車企進入的主要誘因和動力。為此,今年以來東風柳汽、鄭州日產、慶鈴、江淮、江鈴、福田等車企,一個個磨刀霍霍,爭先恐后殺入高端輕卡領域,一時間輕卡市場硝煙彌漫,預期競爭的高峰期將在2010年達到峰值期。
汽車與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從今天我國社會與汽車市場發展的差異化狀態看,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及一些中心特大型城市衛星城的星羅棋布建立,將會帶來如下方面的積極因素:其一輕卡市場正面臨著一輪新的消費升級,用戶的購買力提升,能消費得起更高品質的產品;其二城鄉道路水平不斷完善,輕卡運輸的貨物附加值上升,輕卡的使用范圍將進一步擴大;其三輕卡同質化的競爭也將轉向差異化的競爭方向發展,如向專用車、廂式車、自卸車發展和轉化。預期這些差異化車型,已成為眾多輕型車廠商追逐的重點。這些就為高檔輕卡提供了更好的使用環境,特別是為環保、快捷、安全、的城市物流用車與各行業專用車提供了客觀上的需求,高端輕卡因此異軍突起。
計重收費與國Ⅲ排放標準的實施,刺激輕卡消費從低檔經濟型向大噸位、動力強勁、高速重載的高檔車型轉變.透過今年輕卡產品發展趨勢不難發現:2010年的我國輕卡的增量結構將會發生明顯變化,輕卡正向新材料、輕量化、數字化、智能化、舒適化、功能多元化和人性化方向發展,主要體現為低噪聲、安全可靠耐用、易維修、節能低排放以及新能源的使用,將成為未來輕卡研發的趨勢。在產品設計上,采用高強度的鉚接大梁和抗腐蝕車架等等,這些新設計可以有效增強車輛在高速行駛中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在動力系統上,一些新銳產品采用了增壓中冷裝置,即優化改善了燃燒性能,使發動機的性能與燃料經濟性得到很大的提高,這提高了發動機與整車的匹配性,使得車輛的動力輸出更為強勁、加速性好。
與此同時,在政策法規上,計重收費、國Ⅲ環保標準的實施以及《輕型商用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的推出,是刺激輕卡產品從低端經濟型向大噸位、動力強勁的高速重載高端車型轉變的重要原因。二級、三級市場上的中卡份額,將逐漸被配置高且更省油的大噸位輕卡代替。在市場層面上,目前,四輪農用車(低速汽車)市場已經逐漸擴大到了低端輕卡及低端中卡的市場份額,競爭鋒芒畢露,一些主流輕卡車企的低端低噸位級無以抵御,被逼從二、三級市場撤退城市,進而轉向中高端、高端輕卡。
眾所周知,高端輕卡比普通的輕卡產品更具有技術的先進性,燃油的經濟性、排放的環保性以及質量的可靠性。而從車輛的整個生命周期來看,高檔輕卡雖然購車時一次性的投入比較高,但卻也物有所值,它不但可以節省很多的維修費、燃油費和誤工費,綜合的使用成本也明顯低于中高檔以下的輕卡產品。目前,高端用戶集中在幾個層面:公用事業例如電力、郵政、通信等部門;高端物流用車例如快遞公司等;大型企業例如家電、鋼鐵以及軍隊軍警用車等。
長期以來,中國高端輕卡在技術上停留于上世紀90年代末期,和轎車與全球同步形成強烈反差,無論技術層面還是產品理念,均落后國際先進水平近10年。今天,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及消費者需求不斷提升,客觀上要求商用車必須盡快改變這種落后局面。目前,輕卡向高技術方向發展、走轎車化內飾與配置路線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如寬駕駛室、長車身、加強型底盤、大動力、高速重載的高端輕卡已經成為未來市場的主流產品。而人性化設計和舒適性配置的應用,也讓中高端輕卡的性價比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