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壓縮垃圾站是垃圾收集﹑壓縮處理﹑垃圾轉運為一體的高檔環衛設備,實現垃圾清運過程中“零中轉”﹑“不落地”﹑“無污染”,可有效避免垃圾收集﹑轉運過程中垃圾裸漏﹑飄灑﹑異味造成的二次污染。移動垃圾站是一個可移動的大容量垃圾箱,相對體積小,垃圾處理能量大,密封性強,是一種安全﹑高效﹑環保﹑節能產品,是城市環衛首選。
現在許多大城市都在用的移動式垃圾站給市民帶來了環境方面的好處。那么這種移動式垃圾站在功能上都有哪些優勢呢?移動式垃圾站又被稱做是移動式垃圾壓縮設備,也被稱做勾臂式垃圾壓縮站,整個外形看起來就象是一個小型的集裝箱一樣,可以直接做為垃圾車的后車箱被拉走的。
環衛工人將一個660L標準垃圾桶掛上翻料器,隨后翻料器自動把桶里的垃圾倒進埋在地下的壓縮箱里。地埋式垃圾站的翻料器上還安裝了橡膠防護墊,最大限度地減少因為碰撞產生的噪音。垃圾在地下完成壓縮后,現場環衛工人操作控制裝置,承載著壓縮箱的平臺就緩緩地從地面之下升起來。依靠成熟的液壓系統,升起過程的噪音跟小汽車的發動機差不多,下降時更是幾乎靜音。
地埋式垃圾站具備多個智能功能,當壓縮箱容積或重量任一值達到量程的85%時,壓縮箱會發送清運報警,向管理人員推送清運信息;當設備感應到垃圾站內產生煙霧或溫度過高時會自動對垃圾站進行滅火作業,確保站內作業安全。設備內還設有兩套排水系統,防止雨水進入垃圾站內造成雨污混流。站內全區域還設有空氣質量在線監測探頭、噪聲監測儀,在站點大屏幕公示相關信息,以數據說話消除周邊居民疑慮。
這座地埋式垃圾站將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建筑層高10余米的轉運站從地上“搬到”地下(注:傳統垃圾轉運站一般占地500平方米),只有洗衣機大小的“翻料器”露在地面,看起來就是一個平整開敞的公共廣場空間,還有許多景觀植物環繞,再也不是印象中沒人愿意靠近的樣子。周邊干凈整潔,沒有橫流的污水,也沒有一般垃圾站的臭味。而這個“翻料器”相當于投放口,可以通過它把垃圾桶中的垃圾倒進位于地下的壓縮箱中,所有的垃圾都存儲于位于地下。這座長嶺村地埋式垃圾站配備了兩套壓縮箱,可以滿足2萬~3萬人的使用。
地下升降式壓縮垃圾站是我公司結合國內外先進垃圾壓縮處理技術而開發的一種高科技先進實用的高效率環衛產品。該設備為地埋式自動升降壓縮式垃圾站,是一種符合環保要求的全新概念的生活垃圾收集設施,它可徹底解決生活垃圾的二次污染問題,且實現低投入,低成本運行,還且有無害化、資源化、占地少、美化環境等優點。可廣泛應用在各公共場所、生活小區、集貿市場、學校、公園、車站、景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等。
運輸成本大大降低,15方壓縮垃圾箱采用東風天龍后雙橋245馬力底盤就可拉動,傳統的壓縮垃圾站配備的有對接式垃圾車往返于垃圾站和垃圾場之間。而移動壓縮垃圾箱則省去了這些工具,節省了資源。垃圾裝滿后直接拉到垃圾場或土埋廠。將垃圾卸掉,再放回即可。
移動壓縮式垃圾箱也稱為自動壓縮垃圾箱、智能移動式垃圾壓縮設備,目前小型城市生活垃圾站,垃圾處理方式基本上均采用壓縮方式,按壓縮力方向又分為水平壓縮和垂直壓縮兩種,智能移動式垃圾壓縮設備以其占地面積小、無土建要求、壓縮力大、設備布置緊湊等特點具有很大的市場影響力。
二:水平分體壓縮垃圾站(也叫分體水平壓縮垃圾站)分為2類:一種平臺上料分體式水平壓縮垃圾站;一種后裝上料水平分體式壓縮垃圾站,水平壓縮垃圾站,一般采用一機兩箱的配置,即一個壓縮主機兩個壓縮垃圾箱。該設備主要建設在生活小區、街道、農村、鄉鎮等,對垃圾的集中清理轉運。
全封閉地埋式壓縮垃圾中轉站,是在傳統的地面垃圾庫的基礎上研發出來的新一代環保新產品;該產品隱藏于地下,其外觀與整體城市綠化可融為一體,無臟、無臭;解決了露天式垃圾站(箱)臭味擾民,防止垃圾腐敗后滋生的蚊蠅和撿拾垃圾人員的二次污染,合適和方便任何市容環衛運輸車的中轉運輸,根據垃圾量的多少,每天壓縮一次,2-3天運輸一次,大大縮小了垃圾體積,降低了運輸管理成本,從根本上解決了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
對接式垃圾車的工作流程:壓縮垃圾站在將垃圾壓縮成塊后將垃圾箱體垂直舉起,并打開壓縮箱排泄門,這時垃圾車箱體后門向上旋轉開啟,垃圾車后門與壓縮箱后門對接,之后垃圾塊被壓縮箱內的推板水平推進到垃圾車箱體內,完成垃圾裝載后關閉垃圾車后門,將垃圾運到垃圾處理地或填埋場進行自卸作業。
該設備有四種上料模式:側翻斗上料模式、后翻斗上料模式、高平臺上料模式及低平臺上料模式。設備基本配置主要由壓縮機體、壓縮推頭、提門裝置、推拉箱裝置、抱箱裝置、移位機構(選配)、翻轉料斗(選配)、液壓系統、電氣系統、噴淋降塵裝置等組成,亦可選配負壓抽風、空間霧化等附屬設備來提高垃圾站的環保性。廣泛運用于城鎮、大型社區、學校等區域的垃圾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