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祁門紅茶杯”2022環中國自駕游集結賽——萬里茶道(中國段)抵達了湖北宜昌,活動自8月18日開始以來已經走過了5個省份,宜昌站正屬于比賽的第四賽段鄂湘豫賽段的中間站。這一賽段共計1099公里,不僅賽程最長,路況也十分具有挑戰性。
(啟動儀式上伍家崗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 龔曉惠 推介伍家崗區“茶顏觀色”非遺旅游線路)
(啟動儀式上的非遺表演)
(啟動儀式上的非遺表演)
宜昌古稱夷陵,擁有24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稱。長江“黃金水道”穿境而過,上控巴蜀、下引荊襄,是成渝雙城經濟圈和武漢城市群之間的重要節點。著名的水利水電工程——三峽大壩,就位于宜昌市。
(參賽車手們與隨隊專家組一同前往三峽大壩進行考察)
(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景區風光)
(三峽平湖風光)
(三峽平湖風光)
三峽大壩始建于1994年,集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等為一體,是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旅游區的核心景觀,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建筑之一。2015年12月,三峽大壩入選長江三峽30個最佳旅游新景觀之一。
隨后,大家又集體考察長盛川茶廠與茶博物館。
何氏長盛川湖北青磚茶制作技藝,傳承至今已歷經600余年,曾經在萬里茶道沿線開設了260余個分號,是首批湖北老字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宜昌是萬里茶道重要節點城市,是重要的碼頭城市和茶源地,茶葉種植和商貿流通繁榮,當前,宜昌市圍繞打造“世界知名、中國一流、湖北第一”的茶葉主產區,提出了“提振綠茶、振興紅茶、發展黑茶”的產業發展方針,不斷推進宜昌茶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目前萬里茶道聯合申遺工作已經進入了關鍵的沖刺階段,武漢牽頭發起“萬里茶道”聯合申遺、沿線29個城市共同簽署了《萬里茶道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章程》。宜昌市作為聯盟成員單位,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
8月23日,“祁門紅茶杯”2022環中國自駕游集結賽——萬里茶道(中國段)宜昌站發車,出席發車儀式的領導有:
湖北省文物事業發展中心二級巡視員、萬里茶道聯合申遺辦常務副主任 王風竹
湖北省文物事業發展中心紀檢書記 晏妮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一級調研員 陳雅光
伍家崗區委副書記、區長 譚志軍
萬里茶道聯合申遺辦處長、綜合協調組組長 袁鋼
九江市文廣新旅局四級調研員 鳳維國
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級調研員 伍啟軍
萬里茶道聯合申遺辦綜合協調組成員 董益
環中國自駕游集結賽組委會秘書長 張曉斌
祁門縣文體旅游局副局長 吳凡
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長盛川青磚茶第十九代傳承人 何建剛
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長盛川青磚茶第二十代傳承人 何功威
隨著宜昌站開賽,近60臺參賽車輛依次發車,前往下一站湖北宜都。本次賽事采用國際二級汽車拉力賽的比賽形式將體育與旅游融合到一處,通過這種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向更多民眾傳播萬里茶道的歷史知識,全民助力萬里茶道申遺、助力文旅產業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