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動檔變速箱
定義
手動變速器(英語:Manual Transmission,簡稱:MT),亦稱手排變速器,香港稱為棍波,是汽車變速器中最基本的一種類型,其作用是改變傳動比(亦稱齒輪比,是引擎扭力被變速器齒輪放大的倍數,車輛靜止剛起步時,由于本身質量較大,慣性也較大,使其運動將使用較大的力,根據杠桿原理用半徑最長扭力最大的低速檔大直徑齒輪把引擎扭力放大,協助車輛開始向前行駛。
車輛開始行駛后,由于慣性將保持向前方移動,用較小的扭力即可讓車輛繼續向前行駛,所以改換入齒輪半徑較小齒輪比小,扭力放大倍數較小但旋轉轉速較快的小齒輪高速檔,即可用較少的引擎轉速達到相同的車速來省油,或讓車速更快。齒輪比小于一的省油檔稱為overdrive超比檔,密齒輪比是指各檔位齒輪比落差小,代表各檔扭力落差小,有利于車輛加速),并提供倒檔和空檔。通常,駕駛員通過踩離合器踏板和操縱換擋桿可以在任何檔位間進行選擇。也有少數手動變速器,如摩托車變速器,某些賽車變速器,只允許順序換擋,這些變速器被稱為順序換擋變速器。
近年來隨著電子控制元件耐用度的改善,由電腦控制自動切換離合器自動換檔的自動手排變速箱在歐洲車上也愈來愈普及,變速箱同時具有兩組離合器,每次換檔時自動切換到另一組未使用的離合器迅速嚙合,不需如傳統手排變速箱得等唯一一組離合器分開后再重新嚙合,換檔速度更快,換檔震動也更小。
變速箱的作用
發動機的物理特性決定了變速箱的存在。首先,任何發動機都有其峰值轉速。其次,發動機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在一定的轉速區出現。比如,發動機最大功率出現在5500轉。變速箱可以在汽車行駛過程中在發動機和車輪之間產生不同的變速比,換檔可以使得發動機工作在其最佳的動力性能狀態下。理想情況下,變速箱應具有靈活的變速比。無級變速箱(CVT)就具有這種特性,可以較好的發揮發動機的動力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