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由汽車家園提供:灑水車 汽車公告 www.zyqc.cn
誤解一:什么時候潤滑油變黑了就該換油了
這種理解并不全面。對于沒有加清靜分散劑的潤滑油來說,顏色變黑的確是油品已嚴重變質的表現,但現代汽車使用的潤滑油一般都加有清靜分解劑。這種清靜劑將粘附在活塞上的膠膜和黑色積炭洗滌下來,并分散在油中,減少發動機高溫沉淀物的生成,故潤滑油使用一段時間后顏色容易變黑,但這時的油品并未完全變質。
誤解二:潤滑油能多加就多加
潤滑油量應該控制在機油尺的上、下刻度線之間為好。因為潤滑油過多就會從氣缸與活塞的間隙中竄入燃燒室燃燒形成積炭。這些積炭會提高發動機壓縮比,增加產生爆震的傾向;積炭在汽缸內呈紅熱狀態還容易引起早燃,如落入汽缸會加劇汽缸和活塞的磨損,還會加速污染潤滑油。其次,潤滑油過多增加了曲軸連桿的攪拌阻力,使燃油消耗增大。
誤解三:添加劑用處大
真正優質的潤滑油是具備多種發動機保護功能的成品,配方中已含有多種添加劑,其中包括抗磨劑,而且潤滑油最講究配方的均衡以保障各種性能的充分發揮。自行添加其他添加劑不僅不能給車輛帶來額外保護,反而易與機油中的化學物質發生反應,造成機油綜合性能的下降。
誤區四:潤滑油經常添不用換
經常檢查潤滑油是正確的,但只補充不更換只能彌補機油數量上的不足,卻無法完全補償潤滑油性能的損失。潤滑油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污染、氧化等原因質量會逐漸下降,同時還會有一些消耗,使數量減少。 怎樣識別機油含水 按規定,機油中允許的含水量應在0.03%以下。當含水量超過0.1%時,機油的添加劑抗氧化劑、清凈分散劑等就會失散,因而加速機油的氧化過程。而機油氧化生成的有機酸和發動機排出廢氣中的酸性氧化物與水發生反應,又生成無機酸。這些酸性物質又增加了對發動機的腐蝕。機油中含有較多的水時,機油潤滑性變差,粘度下降,輕則導致機油過早變質和機件生銹;重則引起發動機抱軸、燒瓦等嚴重機械事故。
那么機油中含水又如何能鑒別呢?
1、觀色法。清潔達標的機油呈藍色半透明狀。機油中有了水則呈褐色。當發動機運轉一段時間后,機油呈乳白色,并伴有泡沫。
2、燃燒法。把銅棒燒熱后放入被檢查的機油中,若有“噼啦”響聲,說明機油中含有較多的水。也可將檢查的機油注入試管中加熱,當溫度接近80℃至100℃時,試管中產生“噼啦”聲,則證明機油中含有較多的水。
3、放水法。發動機停機后,讓發動機靜止30分鐘左右,松開放油螺塞,如有水放出來,則說明機油中含有較多的水。 如何選用合適規格的機油 由于機油對發動機的使用性能和壽命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應嚴格按照汽車使用說明書規定選用相同系列、使用等級、粘度等級的機油。
車輛說明書推薦的機油是根據發動機的性能和銷售地域的氣溫等情況而定的,對機油的選用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并留有較大的安全系數,同時也是發動機保用期內索賠的前提條件之一。若無說明書可按下列方法,選用合適的機油規格。
1、根據發動機的使用燃料選擇相對應系列的發動機機油汽油機選用S系列油;柴油機選用C系列油;液化石油氣發動機選用液化石油氣專用機油。
機油使用等級的選用。由于汽油機工作條件的苛刻程度與發動機進、排氣系統中有無附加裝置及其類型有關,因此,可按附加裝置的類型來選用汽油機油的使用等級。
①沒有附加裝置的汽油發動機可選用SD級油。
②有曲軸箱強制通風(PCV)裝置的汽油發動機可選用SE級油。
③有廢氣再循環(ECR)系統的汽油發動機應選用SF級油。
④裝有催化轉化器或中低檔電噴系統的汽油機,要選用SG級以上的機油。
⑤對于采用新型材料和新技術的中高檔電噴汽油機則應選用SJ以上的機油。 另外,對于從歐、美、日等汽車生產國進口的汽車也可以根據生產年份來大致區分汽油機油的使用等級。如:1989-1993年用SG級油;1994-1996年用SH級油;1996-2001年用SJ級油;2001年至今用SJ或SL級油。這是因為汽車的生產年份越靠后,其性能改進的越多,機油的工作條件通常要比早年生產的汽車苛刻。
2、柴油機油使用等級的選用。 柴油機油的使用等級應根據柴油機的強化系數來確定,強化系數表示發動機的機械負荷和熱負荷的總和。
3、粘度等級的選用 機油粘度的選用應同時滿足低溫起動性和高溫潤滑性。根據地區、季節和氣溫選用粘度等級,并盡量使用多級油。在嚴寒地區冬季使用的發動機機油應選用ow、5W油或OW/20或5W/20多級油;而在炎熱地區的夏季,則應使用40號油或20W/40等機油。
根據發動機技術特性選用粘度等級。對于新發動機應選用粘度較小的機油,以保證在使用期內正常磨合;而使用較久、磨損較大的發動機則應選用粘度較大的機油,以維持所需的機油壓力,保證正常潤滑。
13329889988
新聞內容
汽車百科之:機油添加錯誤方法
發布時間:2014-12-26 瀏覽次數:1935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