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運輸行業事故風險大,賠付率高,作為運輸工具的商用車本身也價值較高,保險稱得上是商用車用戶的第一保障。記者了解到,卡客車用戶不管是在保險意識,還是投保難易程度上都有所不同,客車用戶較卡車用戶略好一些。
“跟以前比起來,保險額度是有所提高,但是跟油價上漲和客流減少的因素比起來,保險成本的變動就是‘毛毛雨’,可以忽略不計。”從事長途客運業務的蒼南縣交通運輸集團公司負責客車采購的吳富勇告訴記者。“現在事故賠償率很高,賠償條款也很多,提高投保額度也是為了減輕公司負擔,轉移一部分事故率風險到保險公司。”
記者了解到,蒼南縣交通運輸集團公司為每個座位投的承運人責任險(在客運業也稱為“座位險”),由最初的每座保5萬元,逐漸提高到20萬元、30萬元、50萬元,到現在的100萬元。“我們今年還打算跟保險公司商討將額度提高到150萬元。”吳富勇說道。
據吳富勇介紹,除承運人責任險按月在當地運管所繳納,一輛150萬元左右的新車,全部保險交下來,每年保費從最初的1.7萬元左右提高到了現在的4.2萬元左右。比如,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簡稱“三者險”)投保額度由原來的二三十萬元提升到現在的100萬元。其他險種還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簡稱“交強險”)、營業用汽車損失保險(簡稱“車損險”)、玻璃單獨破碎險等。
“交強險是購車時在廠家那里就必須投的。”吳富勇補充道:“平均下來,一個車每月的保險費得有幾萬元,在總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比較低,甚至可能比以前還要低一些。”
深圳市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擁有2000多輛客車和近700輛卡車,業務涵蓋旅游、客運、公交、貨運等領域。“我們公司的保險費在金額上是上升的。但因為采取‘招標自保,利潤分成’的方式,平安保險、中國人保等保險公司通過競標獲得保單,所得利潤中標公司和我們雙方分成。實際上,保險費是下降的,一年下來,能夠節省上千萬元的費用支出。”深圳市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資產機務部部長于懷勇告訴記者。
根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規定,從2008年8月開始,所有的新車和保險到期的車輛續保必須購買車輛交強險。然而,卡車交強險對于任何保險公司來說都是“燙手的山芋”,由于卡車惡劣的工況和使用條件,出現事故的概率比私家車、客車高很多,且交強險的保費一般較低,所以賠付率也比較高。卡車交強險投保難,保險公司延?;蛘呃壣虡I險的現象屢見不鮮。“我們自己單買交強險難度很大,由經銷商幫我們辦就相對容易一些。”某卡車車主如是說。
“我自己從來不上貨物險,只交三者險和強制險。強制險剛出來時,保費增加了,現在也習慣了。”江蘇中卡車主印春飛這樣說。記者了解到,多數個體車主都只保三者險和強制險,其他險種少有投保。“我一般保10萬元,謹慎一點的車主會保得高一點。經常跑運輸的大車車主,三者險會保高一點,有20萬元、30萬元就差不多了。”印春飛補充道。
“一般有點規模的、正規的運輸公司,投保額度和險種會多一些,私人老板都不會保太高,因為負擔不起。”上海重卡司機徐雪剛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