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重卡市場火爆的銷售形勢并沒延續到今年。日前,記者從一位業內人士那里得到消息,在多重因素影響下,今年重卡企業的庫存已達到25萬輛,銷售形勢比較嚴峻。
庫存接近去年銷量三成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去年,我國重卡(含非完整車輛、半掛牽引車)生產105.86萬輛,同比增長65.44%,銷售101.74萬輛,同比增長59.93%。據業內人士介紹,去年實際銷到用戶手中的重卡只有75萬輛,大量重卡積壓在流通環節,并沒有銷售出去。他說:“一些企業為了爭銷售排名和業績,虛報了銷量數字。”
這位業內人士說:“據了解,國內一家知名重卡企業的庫存有6萬~7萬輛;地處西部及華北的兩家重卡企業庫存各有2萬輛;另外兩家主流重卡企業的庫存合起來有5萬~6萬輛;3家年銷量處于中下水平的重卡企業,庫存之和在3萬 ~5萬輛,只有南方某重卡企業的銷量數字比較接近實際情況。為了應對大量庫存,北方某知名卡車企業最近放假8天,其他企業可能也會采取相應措施。”
市場分析人士估算,去年重卡實際銷量應為80萬輛左右。如果這一數字屬實,那么,流通環節積壓的重卡庫存,約有25萬輛,接近去年銷量的三成。
記者向部分重卡生產企業求證此事。華菱汽車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證實,這一數字大體準確,他表示,今年的庫存量確實比往年大很多。陜汽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重卡企業的庫存壓力的確很大,陜汽也有庫存,但不超過1.2萬輛,這一數字已達到近幾年的高點,陜汽以前的庫存最高時只有7000輛。
據業內人士介紹,作為國內重卡行業的骨干企業,產品在經銷商處的庫存有1.8萬~1.9萬輛,自己工廠庫存也有1.8萬~1.9萬輛,是比較正常的,達到7萬輛的庫存,就算比較多了。
市場遭遇多重因素重壓
每年2~5月,是重卡銷售的旺季,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重卡銷售旺季出現這么大的庫存?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2010年,我國重卡市場需求旺盛,很多企業增加了產量,并提高了產能。產能大幅提高,使企業推向市場的產品數量大幅增加。今年市場需求并沒有預期的那么好,經銷商普遍面臨較大銷售壓力。這位業內人士說:“在預測今年重卡市場行情時,我比較謹慎,認為很多不確定因素會影響市場需求,現在的情況印證了我的判斷。”
華菱汽車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于重卡企業來說,有庫存是正常的。重卡生產需要一定時間,在銷售旺季,如果接到訂單再安排生產,很多用戶會等不及,那樣會丟掉很多客戶。因此,要在銷售旺季前準備一定量的庫存。去年,用戶到經銷商那里搶購車的情況,讓很多企業和經銷商不得不對今年銷售旺季提前準備。“我預測,今年重卡市場銷量可能達到90萬輛。”這位負責人說。
陜汽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企業和經銷商在庫存問題上犯了經驗主義錯誤。2009年和2010年,企業和經銷商都有庫存,但很快得到消化。今年市場需求不足,是造成重卡銷售旺季不旺的原因。
記者采訪了吉林長春、北京、陜西西安、江蘇南京、上海以及重慶的經銷商,也得到庫存壓力比較大的信息。他們普遍反映,工程建設需求和公路運輸量沒有增長,銷售不盡如人意。
對市場走勢的樂觀預測,是企業和經銷商大量儲備重卡的動力,但這一次押上的籌碼有點大。
造成重卡市場需求下降的原因,與交通運輸部今年嚴格執行《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檢測和監督管理辦法》有關。按照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文件,從今年3月1日起,《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過渡期車型表》廢止,所有新購車輛申辦營運證,運管機構要依據申請人提供的《機動車行駛證》上登記的車輛型號,到交通運輸部發布的《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達標車型表》(以下稱《達標車型表》)上檢索。沒有納入《達標車型表》的車輛,不予辦理營運手續。據了解,不少已經辦理了購車手續的用戶,因無法辦理營運證,只得將車輛停放在經銷商那里。
廠商面臨資金周轉難題
據業內人士介紹,積壓在企業和經銷商那里的庫存車,占用了大量資金,會影響企業的生產。今年,國家加大了對金融系統的流動性資金控制,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企業已面臨較大的資金周轉壓力。庫存車增加,會讓企業的資金周轉雪上加霜。
此外,放在停車場的庫存車,在缺乏保養的情況下,日曬雨淋,三五個月就可能生銹。如果出現其他問題,供應商的負擔會更重,對市場的沖擊也會更大。這位業內人士說:“企業為消化庫存,必然要想方設法促銷。因此,重卡市場的降價潮很快就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