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剛剛結束,業內很多分析人士便對今年重卡市場走勢重新進行預測。
從本報記者獲取的信息來看,國內幾家重卡企業的銷量有增有減,對今年的走勢有樂觀派也有悲觀派。無論基于哪種分析,目前重卡市場的走勢預示,今年重卡市場銷量實現百萬輛存有很大變數。
國內經濟形勢影響大
從我國重卡市場歷年運行的規律來看,銷量增長曲線基本與國家GDP增長走勢吻合,只是略有上下波動。如果當年GDP增速相對較高,重卡市場銷量增幅通常也較大。去年我國GDP增長10.3%,宏觀經濟高速發展,無疑是重卡需求激增的動力。今年,國家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控制GDP增長顯然對重卡市場影響很大。
控制GDP增長,將對新的基建投資項目造成一定程度壓抑。根據發改委的統計數據,新開工項目的總投資額,從2010年11月的46.81%(占固定資產總投資的比例)降至2010年12月的22.9%,今年1~2月,更是下降了23.6%。
有業內專家認為,按照行業規律,一個五年計劃的最后一年,市場一般不會太好,因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基本完成。但是,去年出現重卡市場“冒尖拔高”的現象,尤其是牽引車這一細分市場。“從目前市場情況看,以牽引車為主打產品的重卡企業,其銷量確實有不同程度下滑。由于去年一些未完成的基建項目還在繼續施工,因此,一季度對工程車的需求呈持續增長的態勢,這也解釋了為什么一季度市場銷量依然是同比增長。”福田汽車營銷公司市場管理部部長萬旭君分析說。
去年百萬產銷量有水分
2010年,我國汽車行業出現一個亮點:不僅汽車總銷量突破1800萬輛,同時重型卡車產銷量突破100萬輛大關,打破了由發達國家保持的重卡年銷量紀錄,這是世界汽車工業史上的大事。因為即使在全球,沒有哪個國家重型卡車的產銷量達到100萬輛,更不要說突破100萬輛大關。當下,我國重卡年銷量已占世界重卡總銷量的一半以上。
在多數企業樂觀預期今年市場走勢的情況下,有業內人士清醒地看到產銷量“大躍進”背后掩蓋的問題。“去年全國重卡銷量突破100萬輛,我認為,其中有15萬~20萬輛停留在銷售渠道和改裝企業那里,沒有真正到達終端客戶。今年,廠商必須先把渠道里滯留的庫存車消化完才能繼續滿足新的市場需求。我認為,這是影響今年重卡市場的一個重要因素。”國內一家重卡企業銷售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陜汽市場部負責人表示,我國重卡行業經過近兩年高速發展,2011年市場需求空間已經不大,銷量難以持續放量增長。在這個背景下,去年有水分的百萬產銷量毫無疑問將成為影響今年重卡市場行情的另一主要因素。記者粗略計算了國內幾家主流重卡企業2011年的銷量目標,總量約為100萬輛。在去年重卡產銷100萬輛的基礎上,今年繼續站穩百萬輛臺階,不免讓人擔憂。
油耗檢測導致大剎車
3月中旬,記者在北京市南四環京良路旁的卡車市場走訪時發現,本應是銷售旺季,市場卻被交通運輸部嚴格執行的《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檢測和監督管理辦法》潑了一頭冷水。
由于油耗檢測流程設置問題,在2010年3月1日~2011年2月28日這一過渡期,許多重卡企業在觀望,期待油耗檢測的流程設置能夠更加順暢有效,同時,根據以往經驗,不能確定這一政策能否得到嚴格執行。等到車型過渡期終止,進入全面執行階段時,企業才爭相送車進行檢測,希望更多的車型進入《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達標車型表》。然而,在銷售旺季到來之際,遠水不解近渴,分批次公布的達標車型依然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無車可賣,也是導致旺季不旺的一個原因。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油耗檢測管理辦法確實對一季度重卡市場銷量產生一定影響,但隨著達標車型不斷增多,這一影響市場需求的因素將逐步淡化。一家企業負責人說,如果今年沒有這道油耗檢測關卡,牽引車細分市場會比目前的狀況好很多。
北非動亂影響出口
盡管我國重卡出口數量不多,但利比亞持續動亂,影響國內重卡企業向北非地區出口。
據了解,2010年陜汽出口重卡超過7000輛,在北非的出口量占出口總量的50%左右。華菱對北非國家的出口量占總出口量的三成到四成,特別是阿爾及利亞,在華菱海外市場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利比亞局勢動蕩,陜汽、華菱、江淮等企業已將駐當地的工作人員撤回國內,當地業務幾乎處于停滯狀態。
“今年華菱重卡的出口目標是1500~2000輛,我感覺壓力還是很大的。其實,除北非局勢動亂外,其他一些影響因素,如國家出口政策調整、海外局部市場不穩定,都會影響重卡出口,只是北非動亂的影響因素今年表現更加突出。盡管今年重卡市場不確定因素較多,我們依然會竭盡全力完成銷量目標。”華菱汽車海外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