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重型卡車市場可以說是撲朔迷離,對全年市場預期持樂觀態度者廖廖無幾,而悲觀失望者眾多,介于二者之間的卻是墻頭草。雖然說已過了一季度,但后三個季度全年重型卡車市場的發展趨勢仍不明了,難以預期判斷。最近有不少新聞媒體和業內的同仁和朋友們來電咨詢或共同探討商榷重卡產品和市場等一系列問題,見仁見智、莫衷一是,但筆者依然堅持去年底和今年初對2011年重型卡車市場的預期判斷,即今年銷量將與去年持平或略有減少,但決不可能出現聳人聽聞的-30%或-50%的負增長。
重型卡車具有代表乘用車和商用車所有的市場特征,因為它是汽車里前沿技術含金量最高、產品最復雜但也是最先進的車型,是任何車型無法可比的。此外,重型卡車市場可以說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因此,研究重型卡車市場可謂是對中國經濟脈搏的“一葉知秋”。
2011年初至今通脹壓力不斷加大,國家連下狠招,緊縮信貸規模,嚴格控制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這使得業界普遍對今年的重卡市場唱衰。然而,春節過后,受宏觀景氣影響最明顯的重卡業卻沒有在銷售數據上表現出預期的頹勢。
進入3月份,主流重卡車企銷售慣性不減,幾乎全線飄紅。據《第一商用車網》老朋友謝光耀先生手機播報透露,3月份重卡全行業同比環比均實現較快增長,市場態勢總體良好,主流車企業訂單生產仍然一片火熱。“東風商用車和一汽解放以超過2萬輛的月銷量居銷售排行榜前兩甲,重汽、陜汽、歐曼以1.9萬、1.6萬和1.5萬輛分居第三、第四和第五,北奔則以6500輛繼續穩居行業第六位。”
“一季度重卡市場前七家主要車企銷量之和約為23.82萬輛(不含出口、軍品和特種車),同比增長了13.5%。在前七家企業中,東風的絕對增量最大,陜汽其次。東風一季度共計銷售重卡5.39萬輛,同比去年凈增加1.09萬輛;陜汽一季度銷售2.95萬輛,同比去年凈增加0.82萬輛。一汽解放一季度出現小幅下滑,從去年的6.16萬輛下降到今年的5.63萬輛,下滑幅度為-8.6%。北奔一季度共銷售重卡1.47萬輛,增幅達到111%,增速位列行業第一;紅巖緊隨其后,增幅為42.7%;此外,銷量榜上第四、第五名發生逆轉,陜汽以2.95萬輛的一季度銷量,從去年的第五名躍居至第四,對福田歐曼(2.90萬輛)保持了微弱優勢。”
從車型和產品來看,高端產品全面發力,成為拉動銷量的主銷主打產品。如東風天龍、陜汽德龍F3000、一汽解放J6、上汽依維柯紅巖杰獅依然搶眼,這說明重型卡車市場正在與國際快速接軌,具體表現在向高端化全面發展。而一些處于市場邊緣的山寨版重卡車企的產品依然處于邊緣,毫無競爭力而言。甚至個別山寨版重卡車企天價產品自去年底下線上市后,至今還未真正的銷售一輛,這除了自身拼湊產品質量太差而無自信心直面市場外,營銷網絡的嚴重缺失或幾乎為零也是無法銷售的原因之一,其處境危在旦夕而令人擔憂。
從一季度銷售車型不難發現,自卸車和攪拌車等工程用車占主導,同比增幅較大,這與投資需求依然旺盛有關。國家前二年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推出的4萬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直到今天依然在延續之中。
由于我國城鎮化水平只有47.5%,與“十二五”末期規劃的51.5%存在很大差距,這就意味著需要大量投資,特別是在廣大中西部農村地區,還有大量的小鄉鎮需要城鎮化。此外,高速公路、高速+普通鐵路、機場、礦山、油氣田和房地產市場每年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建設等也涉及大量投資,這些項目也離不開重卡參與而使自卸車和攪拌車等工程用車重成為必不可少的重要生產資料,因此具有巨大市場潛力。
牽引載貨車銷量雖有小幅增長,但隨著油價的不斷地飛漲,這對物流業是雪上加霜或滅頂之災,運輸成本聚集狂升。下半年預期將有更多的競爭力較弱的物流運輸公司將面臨著倒閉歇業的命運,進而導致載貨車和牽引車市場的下跌,其形勢嚴峻不容樂觀。與此同時,眾重卡企業還將面臨因市場激烈競爭而產品價格被動下降、利潤率下滑、現金流吃緊等多重困難。柴油、鋼材、橡膠等原材料價格不斷飚升,將對重卡生產企業帶來較大成本壓力。在毛利率出現較大下滑的情況下,企業要想獲得較大的盈利空間,也只能在內部繼續深化改革以及延伸產業鏈條。
眾所周知,中國是政策車市,特別是在重型卡車身上表現得尤其突出。從一季度政策法規上看,2011年開始的“十二五”,國家相關部門對汽車行業的管理,將主要集中在節能減排上。因此,對汽車行業的鼓勵政策,將會更多地體現在扶持技術升級、淘汰落后產能上面。特別是今年元旦實施的《商用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明確不支持小規模企業進入,這將有助于規范我國重卡行業,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實現產品由低端向高端過渡,推動重卡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此外,2011年3月30日在北京舉行的GB7258《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新標準制定研討會上討論決議:超過12噸以上的卡車和危險品運輸車將被強制安裝緩速器或其他輔助制動裝置。GB7258新標準將在2011年年底正式頒布,國家規定自法規正式頒布之日,以24個月為過渡期,即后將全面實施。卡車行駛制動安全向國際標準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歐洲國家都已經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開始對超過8噸以上的客車和卡車強制安裝緩速器,而且強調歐盟成員必須遵循此類法規。(注:所謂車用緩速器,是一種車輛輔助制動裝置,其最大功能是增強了車輛制動安全性:緩速器可以承擔車輛減速時所需30%-80%左右的制動能量;避免因制動器溫度過高而引起的制動失效;或因過度摩擦導致爆胎現象。)
隨著我國運輸行業逐漸走向集約化,大型物流公司運輸業的盈利模式,也將從過去以超載為主轉向以追求運輸效率為主。這對重卡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型重載化、動力提升、智能化、高可靠性,尤其是燃油經濟性與輕量化將成為用戶關注的焦點。此外,計重收費使用戶的選擇發生變化,一些盈利能力差的在用車,今年將得到快速更新,從而使部分需求提前釋放。